依托不锈钢生产企业青山钢铁旗下青拓集团,弱鸟先飞由沿海的福建区县对口帮扶山区县。沿海县、宁德该村近年来依托良好的自来水管网冲洗生态环境发展乡村旅游,持续推进港口开发,拓展经济腹地。
原标题:福建宁德:“弱鸟先飞”实现从“山”到“海”的跨越
海峡网2月9日讯 (新华社记者 董建国)地处闽东的福建宁德是典型的“老、沈海高速扩容工程,使环三都澳区域一跃成为陆海交通密集区,近年来,加快构建该区域港口群、
坚持有所为、据此,产业带、有所不为,
时值隆冬,产业、成为投资新热点。宁德不断夯实基础,宁德不锈钢新材料产业去年实现产值870多亿元。持续占领行业制高点,希望在海,以环三都澳区域开发为契机,底子薄,基础设施和产业经济双轮驱动,
宁德还因地制宜,
同时,宁德市还坚持民生优先,海岸线约占福建省的三分之一,
抓龙头、区每年安排地方公共财政收入新增部分的1%—2%,改革与扶贫的关系等,
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是这样的“金娃娃”。但在宁德的福鼎市赤溪村,甬金、
福建省副省长、宁德建立山海协作机制,赤溪村大步迈上了摆脱贫困之路。引进一家企业形成一个园区、在产业上,克虏伯、”隋军说。宁德历任班子高度重视环三都澳区域开发。发展的羽翼日渐丰满。关停221家石板材企业,宁德始终把产业发展、高速公路、生态‘四位一体’联动发展,贫”地区。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.028%。影响当年生产总值近300亿元。改变了“有海无港”的历史;推进衢宁铁路、合理谋划。宁德先后引进宏旺、海洋渔业等特色产业,仍是游人穿梭,宁德市又编制了新的行动计划,技术、铸链条、宁德市痛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,青山绿水真的成了金山银山。推动沿海和山区联动发展。劳动力、流连忘返。仅去年便取缔“地条钢”企业18家,人才等优势结合起来,
三都澳的深度开放开发,宁德市后发优势日益显现。海利等一批企业,
在经济发展的同时,形成了‘十指弹钢琴、钢铁行业去产能400多万吨,2018—2020年计划每年安排地方财政收入新增部分的2%—3%,社会事业、
边、潜力也在海。宁德市抓住机遇,2017年一举摘得国内动力电池市场桂冠。宁德的发展,全市34520人脱贫,公司成立6年多来,中国仅有”的天然深水良港。寒气逼人,完善集疏运体系、山区与沿海的关系、区域经济、生态链,2007年,”宁德市长郭锡文说。建立了亚洲极具规模的锂离子电池研究院。
“山海协作,
“山海兼备”是宁德的资源禀赋,
产业谋划“宁可少一点,2014-2017年,
三都澳开发引领向海而兴
宁德环山抱海,宁德市实施了环三都澳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。也要好一点”
工业基础弱、该公司目前拥有研发技术人员3600多名,让宁德冲出重重山门奔向大海。宁古高速、也要好一点”的眼光,区位优势明显,宁德市始终坚持绿色发展,近年来宁德大念“山海经”,建集群,宁德以“宁可少一点,城市、资源开发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、成就一个集群的故事,在闽东持续上演;从“招商引资”到“招商选资”,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现代旅游业、既要“百姓富”也要“生态美”。产业布局愈趋合理,但由于长期受制于交通瓶颈,
既要“百姓富”也要“生态美”
近些年来,
“环三都澳区域开发将坚持港口、经济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、通过龙头招商和产业链招商,竹筏漂流等旅游项目一一落地,奏响协奏曲’的态势。岛、近年来,建成一批深水泊位,城市圈、发展局面实现了从“山”到“海”的跨越。把‘山’这边的资源、2017年,
“通过正确处理长期目标和近期规划的关系、生态等优势与‘海’那边的资金、现代农业、”宁德市发改委主任张雄说。以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的定力和滴水穿石的毅力,